臺南神社創建於日大正11年(1922),翌年6月竣工,花費當時日幣折合20萬圓,主祭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至昭和10年又擴建外苑。神社佔地遼闊,範圍包含現今的臺南美術館2館以及忠義國小,並分成內苑、外苑。內苑的範圍大約為現今的臺南美術館2館,為傳統日本神社的建築,包含鳥居、石燈籠、石獅、駿馬、社務所、拜殿、本殿等,其中本殿的建築為神明造形式。外苑則大約位於現今的忠義國小校內,內布置日式風格的庭園造景。
戰後神社外苑成為臺南市立中學校園,民國42年(1953)與南區逢甲國民學校對換校地,逢甲國民學校並改稱忠義國民學校。
因校園是日治時期的神社外苑,所以擁有林木扶疏,傲然挺立,綠葉成蔭的美麗校園。忠義國小有如一座公園,坐落在南南路、府前路、忠義路、友愛街之間,所以東、南、西、北各設有校門以利師生進出校園。
本張照片係民國56年(1967)友愛門的景觀,影像中的學童擺出帥氣姿勢,洋溢純真活潑的氣息;左側竹籬笆內為教職員工宿舍,為當時經濟弱勢的教師提供棲身之地;右側及背後木構建築為通風良好的教室;大榕樹高大挺立,枝葉婆娑,離離蔚蔚,在景緻優美的環境中培育一代代的學子。
戰後神社外苑成為臺南市立中學校園,民國42年(1953)與南區逢甲國民學校對換校地,逢甲國民學校並改稱忠義國民學校。
因校園是日治時期的神社外苑,所以擁有林木扶疏,傲然挺立,綠葉成蔭的美麗校園。忠義國小有如一座公園,坐落在南南路、府前路、忠義路、友愛街之間,所以東、南、西、北各設有校門以利師生進出校園。
本張照片係民國56年(1967)友愛門的景觀,影像中的學童擺出帥氣姿勢,洋溢純真活潑的氣息;左側竹籬笆內為教職員工宿舍,為當時經濟弱勢的教師提供棲身之地;右側及背後木構建築為通風良好的教室;大榕樹高大挺立,枝葉婆娑,離離蔚蔚,在景緻優美的環境中培育一代代的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