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好吃的米糕

臺南著名的小吃不勝枚舉,由於早期人士多半來自大陸福建閩南、漳泉廈等地,故小吃亦多半與該地有著極深的淵源,而真正奠基則是於明鄭王朝瓦解後,當時的御廚伙夫散入民間,這些人士為了謀生便將家鄉小吃、宮裡御膳端出來販賣。清領時期則變化不大,直到日治時期日本人帶來了咖啡、布丁、冰淇淋、吐司、巧克力、麵包等和風洋食文化的觀念,而民國政府渡海來臺後,帶入中國各省風格臺灣外省人的眷村飲食一脈,像是臺南市曾有著名的水交社、二空眷村,眷村美食即是一絕。
臺南市的著名小吃除了種類眾多、物美價廉以外,通常聚集在具有歷史發展淵源及匯聚當地信仰的廟口廟埕、官方建築物、清領時期興建的城門附近及日治時期因衛生或都市計畫下遷徙集中的市集。如赤崁樓、大天后宮、武廟、水仙宮永樂市場、東菜市、大菜市(現國華街商圈)、小西門、下大道(現保安路)、東門、安平、日治時期,因日本官方的都市計劃緣故,又多了廣安宮石樁臼、沙卡里巴兩個小吃群聚地。
米糕是臺南特色小吃之一,粒粒分明的口感越嚼越香,香醇的滷汁,肥而不膩的滷肉,再配上魚鬆,清爽的小黃瓜,調製而成一碗佳餚美食。本張照片是民國48年(1959)忠義路與民族路口的米糕小吃攤,影像中的小孩穿著時髦的童裝,品嚐傳統小吃。

基本資訊

  • 取得方式
    2018年老照片徵件
  • 撰寫者
    文字-林垚山.曾國棟
  • 貢獻者
  • 創作者
    提供-林垚山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18/11/19
  • 媒體類型
    照片
  • 尺寸
    寬4.8*高5.8 cm
  • 時間分期
    195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