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結束後約半年,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軍事衝突又起。民國37年(1948)末,戰局轉趨對共軍有利。蔣中正政權在經濟崩潰、民心漸失的環境中,節節敗退。民國38 年(1949)1 月21 日,總統蔣介石被逼引退下臺 (但仍暗中操縱政局 ),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但大勢已去,難以挽回。共軍渡過長江後,佔領南京,國民黨政府在2月1日由南京遷往廣州,9月7日再由廣州遷往重慶。毛澤東於10月1日在北京主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12月7 日國民黨政權退入臺灣。蔣中正則早在 6月24日到臺北,8月1日選定陽明山設立「總裁辦公室」 。並於翌年3月1日復職,繼續出任總統。
及至民國40年(1951)3月1日,為鞏固統治權威,政府極力塑造蔣中正必能為社會帶來安定的形象,且在戒嚴時期,媒體也必然受到政府影響,透過一連串的渲染和塑造,人民自然認為總統的復行視事是一件偉大的事,也是一股安定民心的力量,黨政軍各界發起慶祝復行視事週年紀念活動。
民國41年(1952)3月1日全國各界盛大慶祝蔣中正總統復行視事二週年;當天上午9點臺南市各界在市立體育場舉行慶祝大會,葉廷珪市長主持,10點左右由會場開始出發進入市區大遊行,遊行行列包括軍警、學生、市民及各界團體,聲勢浩大,行列整齊,雄壯軍樂與激昂歌聲打成一片,遊行行列長達數哩,蔚為壯觀。
本張照片即是當天學生遊行市街的情形,見證威權統治時期的歷史。
及至民國40年(1951)3月1日,為鞏固統治權威,政府極力塑造蔣中正必能為社會帶來安定的形象,且在戒嚴時期,媒體也必然受到政府影響,透過一連串的渲染和塑造,人民自然認為總統的復行視事是一件偉大的事,也是一股安定民心的力量,黨政軍各界發起慶祝復行視事週年紀念活動。
民國41年(1952)3月1日全國各界盛大慶祝蔣中正總統復行視事二週年;當天上午9點臺南市各界在市立體育場舉行慶祝大會,葉廷珪市長主持,10點左右由會場開始出發進入市區大遊行,遊行行列包括軍警、學生、市民及各界團體,聲勢浩大,行列整齊,雄壯軍樂與激昂歌聲打成一片,遊行行列長達數哩,蔚為壯觀。
本張照片即是當天學生遊行市街的情形,見證威權統治時期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