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典禮,稱為釋奠禮。釋、奠都有陳設、呈獻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陳設音樂、舞蹈,並且呈獻牲、酒等祭品,對孔子表示崇敬之意。每年春、秋二祭孔子,依例春祭於春分(國曆三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清晨六時舉行,秋祭於孔子誕辰國曆九月二十八日清晨五時舉行;以示尊崇孔子,並傳承儒學精神與禮樂祭儀。從鄭氏時期至日治時期都是依古制舉行春秋祭聖(春祭在春分時舉行,秋祭在秋天);戰後,政府定訂陽曆9月28日為孔子誕辰紀念日,才改為此日舉行。
本張照片是臺南孔子廟於民國41年(1952)孔子誕辰舉行祭孔儀式的情形,紀錄釋奠禮中「排班就位」情形,在大成殿前東側,總司釋奠儀節;執事者執儀仗,樂生持樂器,佾舞生秉翟籥,齊集整列於大成門外。
本張照片是臺南孔子廟於民國41年(1952)孔子誕辰舉行祭孔儀式的情形,紀錄釋奠禮中「排班就位」情形,在大成殿前東側,總司釋奠儀節;執事者執儀仗,樂生持樂器,佾舞生秉翟籥,齊集整列於大成門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