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前身為創建於荷蘭時時期的熱蘭遮城(ZEELANDIA),作為荷蘭長官的在臺駐地與軍事重鎮。
永曆15年(1661)延平郡王鄭成功驅荷復臺,為紀念故里,改此地名(原稱一鯤身或臺灣)為安平;並居本城,坐鎮運籌,丹心壯志,以為反清復明的大業。所以,熱蘭遮城也稱「王城」、「臺灣城」或「紅毛城」,但以俗稱「安平古堡」最為有名。
清康熙22年(1683)臺灣入清版圖以後,政治中心逐漸移至臺灣府城(即今臺南市區),熱蘭遮城的地位逐漸沒落。其後多著重於軍事價值的維護,除保有砲臺要塞,並置水師協鎮佈防,再置軍裝局以儲備軍火。至於附屬建築則任其毀壞,加以連年的颱風、地震與年久失修,終至牆宇傾頹、庭角沙堆,至清末已是一片瓦礫廢墟。
日明治30年(1897)將內城斷垣殘壁剷平,四周以紅磚砌成方形階臺,臺上建造西式平房作為海關宿舍。這是一次徹底的破壞,內城舊跡無處可尋,僅存外城數段牆壁,殘敗凋零。
本張照片攝於民國46年(1957)影像中可見三件老舊砲管,與古蹟相映成趣。

基本資訊

  • 取得方式
    2018年老照片徵件
  • 撰寫者
    文字-陳堃暉.曾國棟
  • 貢獻者
  • 創作者
    提供-陳堃暉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18/11/16
  • 媒體類型
    照片
  • 尺寸
    寬5.7*高7 cm
  • 時間分期
    1957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