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南運河

清道光3年(1823),曾文溪改道入臺江遂漸淤積使其失去通航水運之便,府城三郊僱工開闢運河,為府城對外水路交通要道。及至日明治36年(1903)8月因洪水導致曾文溪及鹽水溪氾濫,舊運河潰堤且淤積,於是後來有開闢新運河的計畫。
日大正11年(1922年)4月16日安平港至田町間的新運河工程開工,位於古運河的南側,即今日所見的臺南運河(俗稱安平運河),隨後在大正15年(1926)3月竣工,並於4月25日舉行開通式。新完工的運河為臺灣總督府技師松本虎太所設計,長3.782公里,河面寬37公尺、河底寬27.3公尺,退潮水深1.8公尺,主要用途取代已不能航行的舊運河,讓外海船隻能循水路直抵臺南市中心,帶動市區繁榮。
本張照片是民國48年(1959)時的臺南運河碼頭一帶的景觀,即所謂運河盲場段,民國67年(1978)該段填平興建中國城。

基本資訊

  • 取得方式
    2018年老照片徵件
  • 撰寫者
    文字-陳堃暉.曾國棟
  • 貢獻者
  • 創作者
    提供-陳堃暉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18/11/16
  • 媒體類型
    照片
  • 尺寸
    寬5.8*高5.8 cm
  • 時間分期
    195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