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岸裡社總通事潘敦(敦.后那)官服畫像

本件畫像為潘敦(敦.后那、潘大由仁)官服畫像之清代原作,紙本設色,所見潘敦正身端坐於虎皮圈椅上,面容寬厚,兩側耳垂較長,帶有平埔族之穿耳特徵。其衣冠特徵頭戴藍頂夏朝冠,頸圍披領,身著石青色虎紋補服,內搭藍地蟒袍,為清代四品武官著裝。清代祖先官服畫像為臺灣傳統家族祭祀時懸掛於廳堂之用,其寫實的面容與衣冠特徵的摹寫,可作為後世子孫追念先人音容與生前事跡之媒介。 潘敦為初代岸裡大社番籍總通事(乾隆26年-33年,1761-1768),其於1731年協助官方平定吳福生、大甲西社事件,乾隆8年(1743)亦被官方充任為舞樂生,並陸續獲官方賜匾及各式寶物,為清代岸裡大社之重要人物。本件畫像於1905-1907年被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製作2份複本,由伊能嘉矩執行辦理,1份寄贈於東京帝室博物館之陳列品;另1份為總督府博物館保存(今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品,AH001632)。本件畫像曾於昭和11年(1936)於《臺灣日日新報》9月報導,又1988年再次被洪麗完記錄,著錄於《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可知原作一直保存於岸裡社潘家後人手中。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描述: 約18世紀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