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楚櫓1968年8月至1970年6月中共革命委員會記錄(練習本)

 革命委員會,是文化大革命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政權的組織形式,簡稱「革委會」。由於工人造反使許多企業產值急遽下降,中共於1967年初干預,毛澤東指示應建立「一個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無產階級權威的臨時權力機構。」,自1967起至1980年代,全國各級政權,從省級到工廠、學校的政權機構,全部改名為革命委員會。  此份會議記錄為1968年8月15日至1970年6月29日其中共21日的記錄或隨筆,以簡體字書寫,載明主持者與缺席者、個別發言記錄,但記錄者並未署名(可能與編號106018-0002為相同的作者楚櫓)、可辨識部分並未標明是什麼單位內的革命委員會(根據此批捐贈案其他物件的描述所知,應是第一輕工業部北京輕工業設計院)。內容有革命會會議、「鬥私批修」(鬥私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自己頭腦的「私心」作鬥爭。批修,是利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去反對修正主義,去與共產黨內一小撮資本主義當權派作鬥爭。)提綱、與黨領導小組聯帶會議、革命會整風會議等等。因字跡潦草無法更進一步辨識其他內容。呈現文化大革命時期,國營企業內的權力機構組織運作概況一角,透過作者親筆記錄,表現出組織如何做為黨的意志與機關的連結橋樑。  練習本為22開共32頁,1966年3季度印製,由北京市印刷公司監製、北京制本廠印裝、北京市文化用品公司發行,並標註為「機關專用」。封面題有「毛澤東思想武裝的鋼鐵戰士麥賢得」,麥賢得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曾在1965年八六海戰中立功,196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授予其「戰鬥英雄」稱號。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68~197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