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圍庄四股畑124、建120地圖謄本

本物件為一份「地圖謄本(縮尺千二百分ノ一)」,為大正3年(1914)9月28日調查土地座落於桃園廳桃澗堡竹圍庄土名四股的一二四番地、一二0番地。其中,一二四番地為畑地、一二0番地為建地;本份地圖謄本署名為新竹廳長武藤針五郎。 「地圖謄本」最早於明治31年(1898)9月制定《臺灣地籍規則》、《臺灣土地調查規則》,並成立「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在明治31年(1898)到明治37年(1904)間,針對水田和旱地等田園實行地籍調查、三角測量及地形測量三種土地調查事業。明治34年(1901)成立「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對於台灣社會進行持續且大規模的實證調查,並且據此完成了大量的調查報告書與統計。「地圖謄本」即是日治時期土地調查事業的階段性成果之一,更是第一線調查人員進行調查的一手資料。 武藤針五郎,愛知縣幡豆郡人。明治21年(1888)畢業於明治法律学校(現明治大学法学部前身)。大正9年(1920) 9月1日受台灣總督府派任,担任台北設市後首屆台北市尹(官職約等于今臺北市長),直到大正13年(1924)12月23日卸任。之後轉任台灣總督府土木局局長,但僅就任2日後,土木局裁撤,成為末任局長。除此之外,礦物學家、北投石發現者-岡本要八郎(1876-1960)為武藤針五郎親弟,自小因過繼給三河國士族岡本多丸翁作為養子,故改姓岡本。根據岡本要八郎之子、貝類學家-岡本正豐所言,岡本要八郎會來臺灣教學、研究室受到武藤針五郎的影響。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14/09/28~1914/09/2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