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杭城昭慶慧空經房《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簡稱《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流傳最廣者為姚秦鳩摩羅什法師譯本;在佛教釋義中,金剛般若波羅蜜多,靠著無上智慧的指引,就能夠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最終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明清以來的祕密宗教大力推崇金剛經,認為本經典有不可思議感應果報。  此份《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為經摺裝,前後加上木板書皮用以保護全書,題籤些微破損,可辨識部分寫有「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慧空經房印造流通」。內頁有卷首畫,無題但有武林錢武昭敬摹的落款,應為釋迦牟尼佛在祗樹給孤獨園為須菩提尊者宣說經典的內容,卷末有五頁金剛經寶塔圖,寶塔周佈108個圈,用以至誠誦念修持,填滿塔圈功德,以為發願祈念。內頁邊欄為單欄,板心位置有板次,經文黑字為主。不同於本館另一套金剛經藏本2017.028.0003臺南慎德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藉「純陽呂僊師降筆」之意,認為讀金剛經不可不讀心經,並做為金剛經證誤。本藏板將心經置於卷首,啟經香讚,頌真言、請金剛、發願文後才是金剛經三十二品的內文,卷末並附錄金剛經感應,陳述以誦念金剛經的福報事蹟(延壽、愈疾、生子、登科、卻鬼、還陽),版本為杭省昭慶慧空經房藏板,皖南沈鍾瑞敬刻助印,刻板有一「大清光緒年月日弟子敬」落款留白頁面,當可作為年代定序參照。  擁有者為龍井林家,據捐贈人陳述這批留存佛龕的經書係父執輩由台中移往台北再搬移至臺南。經文內容旁亦留存有使用者用日文假名拼音和注音符號的使用痕跡。除了學術版本校勘討論外,也能作為日本時代至戰後,臺灣民間社會佛教經典流通、刊印的討論材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875/01/01~1895/12/3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