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道卡斯族細腰型木臼

1.木臼以一大塊樹幹刨鑿修整而成,圓口圓底,上下兩端之開口與底座外敞開闊,中段腰部內縮,並有一圈凸起的腰帶,全件側面呈沙漏狀,屬細腰型之大型木臼。木臼上部中央向內有凹槽,本件因年代久遠,木料內外多腐朽斑駁,可見許多縱向木紋溝槽,木臼內部因遭蟲蛀,器底已貫穿中空。 2. 本件為捐贈者的祖父(葉德性)居住於臺中大甲老家時,向附近的平埔原住民以5元購入之木臼。據捐贈者描述,葉家居住地在今台中市大甲區幸福里1鄰一帶,當地的土名稱「番社」,日治時的戶政區劃則稱「日南社」,聚落位於今日南國小南側一帶,當地原為平埔道卡斯族蓬山八社-日南社的社址。日治晚期至戰後初期實施米糧管制與配給,農村居民米糧不足,許多人會將自家種的米或黑市交易來的米,自行用杵臼偷偷樁米來吃,捐贈者曾聽母親提及過此現象。此木臼後來隨著葉父分家與搬遷到屏東內埔,一併帶過來,一直保存至今。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中大甲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