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坐在崖邊巨石上的男子

1.坐在崖邊巨石上的男子,是一張黑白攝影照片,採直向版面拍攝。照片主題內容為一名男子坐在崖邊的個人留影,男子戴著粗框眼鏡,穿襯衫、長袖外套與長褲,腳穿布鞋,雙手放在大腿上,兩腳踩著坡間大石,面向山坡下方看著鏡頭露齒微笑。照片自下向上拍攝,在畫面佈局上,男子坐在畫面中景之山坡上,前景散落在坡間的嶙峋巨石、生長於山坡地的草叢也予以入鏡,左側的巨石崖壁則貫穿畫面的上下兩端,對比之下,男子身形顯得渺小,整體呈現山地環境高聳之感。 2.臺灣山岳地形豐富,坐擁許多高海拔山林資源,也發展出登山旅遊的風氣。回溯臺灣歷史,在清廷統治期間,山岳地帶由於地形險峻,且對於居於山間的原住民有所畏懼,因此以較消極的態度處理。到了日治時期,日人開始以學術的角度深入探勘、研究、調查山岳地帶,甚至以武裝的形式進入臺灣高山地區,同時也開啟了登山旅遊活動,如鼓勵學校的見學活動或修學旅行安排登山,以建立學生青年正向、積極進取的良好形象。日治時期,除了政府之外,也出現「臺灣山岳會」等組織,以健康、避暑、保健等功效為宣傳,倡導登山理念,積極推廣登山戶外活動,也引進歐美地區的登山技術。在日本政府與民間組織的提倡之下,不但扭轉了時人對於山地的畏懼,也讓登山活動轉變為一種觀光旅行的形式,一直發展至今。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50~197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