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戍戌年桂月初2日德茂書柬

1. 本文物為戍戌年桂月初2日書信,內容寫有:「山川遙隔 音候久疏 望想 老同台 巨名 才叫 馳悉 恭維 道與時泰 福自天開 群欽北斗之望 允推瀛東之櫻 翹祉之餘 謁勝新華 切刻下一籌莫展 十藝無成 微活生意 不得束裝裘就道 親詣貴舍問 安諒必迎祥納福老幼均安未問可知也伏祈 同年仁台倘能遠遊祈可撥駕求敝幫活生 理高陞為幸 耑此並候。」後寫有金安不一,並署名不肖弟邱朝福。 2. 書信又稱為書函、書簡、尺牘…等,本是用於公文書,而公文書的起源早於私文書甚多,戰國時代中國已出現私人家信。分類上以其信件內容分為九種類別,分別是:家書、朋友書信、論學尺牘、情書、宗教尺牘、女子行簡、公函密折、應酬函、遺書,其中,家信也被叫做家書、家言、竹報等,是家人用於傳達情感互相關懷的文書,且為傳達個人思想重要的地方,其被認為有傳遞訊息、有豐富歷史資料、廣泛之思想交流、自由意見表達等價值,因此也被列為古文書研究的一部分。 3. 就書信的傳遞而言,舊時公文書多有政府的官差、官郵,而私人信件則限於交通上的困難,且沒有專門機構,因此需要委託商號或家人、友人等轉轉送傳送,直到19世紀中國才設立民信局,收送私人信件,19世紀末更有對外洋務信件的通行,是為中國邁入國際郵件的起始點,顯示晚清交通已經發達,在信件的收發上面相較於以往之朝代有顯著的進步。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