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根上峯吉著《霧社事件東部警戒隊寫真帖》

1.本件是根上峯吉著《霧社事件東部警戒隊寫真帖》,為霧社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調派花蓮港廳東部警戒隊前往鎮壓霧社的影像紀錄,是一本以東部警戒隊為主角的寫真帖。寫真帖著者與發行者為根上峯吉,昭和6年(1931)10月12日由花蓮的東臺灣宣傳協會發行。精裝書籍,版面作橫式設計,以短邊翻頁。線裝書,邊緣共穿4孔,以綠色粗棉線穿插綁縛固定,綁結位於封面上。書封包袱藍色素布,書封無特殊裝飾,僅正面中央有兩列金黃色文字,書寫內容為:「霧社事件」、「東部警戒隊寫真帖」,是為本書書名。 2.臺灣的攝影照片始於1850至1870間,這些記錄著臺灣物種與人群聚落的寫真乃是西方帝國基於傳教、領地與物資開拓等原因而拍攝。而到了日治時期,日本殖民政府為了展示殖民統治的成果,積極以人類學和戰爭紀錄等角度觀察臺灣,發行「寫真帖」,以彰顯殖民治理的成功。同時,攝影紀實的方式也隨之逐漸繁盛起來。本件寫真帖拍攝主題為霧社事件東部警戒隊,是一本以日本人的角度記錄霧社事件的攝影集。 3.昭和5年(1930)10月27日,為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霧社地區照例舉行運動會,在警備鬆弛之時,由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首先發難,與荷歌、波亞倫等諸社分隊襲擊霧社地區的警察分駐所、學校、日人官舍等處,是為霧社事件。事件發生後,日方緊急調派臺灣各地駐軍鎮壓,並利用「味方番」(與日本官方保持友好關係的原住民)攻擊躲在深山中的起義原住民,經過為期一個多月的戰鬥後,事件至年底才落幕。事件結束後,日人為集中管理霧社地區的生還者,將之移至川中島(今南投縣仁愛鄉清流部落)。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31/10/12~1931/10/12, 年代描述: 昭和六年十月十二日發行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灣花蓮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