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賀來猛夫著《紙芝居演出法》

1.本物件為臺南紙芝居研究會發行的《紙芝居演出法》,紙芝居是日文連環圖話劇之意。書本為平裝。封面、封底以上白、下橙為底色,封面上半部以紅字由右而左橫寫「紙芝居演出法」書名,書名下方有黑字「臺灣ニ於ケル其ノ運動」副標題(按:其在臺灣的運動);下半部繪製紙芝居演出圖畫。封底繪製母親帶孩童往廟口觀劇的圖畫。正文前放入數張紙芝居演出情況及相關人士照片;照片頁後為目次;目次後為嘉義專修工業學校長井上德造、臺南師範學校長本田乙之進、臺北帝國大學教授植松安等數人所撰寫的序文及代序。內容包括紙芝居說話技巧之活用、關於紙芝居演出法之理論、有關紙芝居之實演、紙芝居之前置工作、在華麗島和大陸之進行、遵循行腳之跡、放送紙芝居操作、皇紀二千六百年奉祝紙芝居大會、我的活用紙芝居方式等10個部分。正文後附錄日本教育紙芝居協會活動一覽圖。最末頁是版權頁,上載著作、發行、印刷及定價資訊。 2.日本在1920年代,街頭賣糖果零食的商人以紙芝居演出作為招攬生意的方法,大受兒童歡迎,因此紙芝居團在日本快速興起,至1930年代為黃金時代,這股風氣也影響至臺灣。日本教育學者一方面擔憂紙芝居的譁眾取向會對兒童有壞的影響,一方面又看好其啟迪民眾的效用,因而推動紙芝居教材之製作及應用於教學。紙芝居最初運用於幼稚園及低年級教學,內容以童話故事為主。1941年,皇民奉公會附屬團體臺灣紙芝居協會成立,各地亦紛紛設立紙芝居研究會,紙芝居成為皇民化時期宣傳國策的利器,舉凡戰爭動員、鼓勵增產、儲蓄報國等,均一一成為紙芝居演出的主題。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描述: 昭和16年12月20日發行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創作地點/發行地點: POINT (120.20504 22.99123)
  • 地名
    製造地: 臺南市幸町1丁目15番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