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六千分之一下埔頭並葫爐尾庄地圖〉謄本

1.本物件為〈六千分之一下埔頭並葫爐尾庄地圖〉謄本,一共有2本,分別為「下埔頭」、「下埔頭並葫爐尾庄地圖」,每本的外觀收納起來皆為長方形,打開則為該地區的圖形說明,其中一頁寫有「下埔頭並葫爐尾庄地圖 阿緱廳港東中里 縮尺六千分之一」,除了畫有地圖,並有文字說明,所有物件保存尚可,僅有些許泛黃。 2.枋山庄,為1920年-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高雄州潮州郡,為今屏東縣枋山鄉,枋山鄉在早期為臺灣原住民排灣族的故地,約在1860年左右才有漢人進入開墾,因為此地有座小山經常發生山崩而命名為「崩崁頭」,後來覺得不雅也不吉利,便採用台語諧音「枋山」替代,1875年,清廷欽差大臣沈葆楨於原屬蕃界的恆春半島設置「恆春縣」,現今的恆春鎮、車城鄉、滿州鄉等地都成了漢人地,為了將上述三地與西部的漢人大本營連接起來,因此在枋寮到車城的海岸間劃設一條狹長走廊連接,即為今日的枋山鄉。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23~1923, 年代描述: 1937年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創作地點/出版地點: POINT (120.564991 22.408548)
  • 地名
    製造地: 臺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