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學理帳

本件屬於日治晚期竹南庄鹽館前王家之部落社會教化政策相關文書其中一件。1940年起,臺灣各地陸續成立「國民道場」的組訓單位,要求青年參加為期1個月的皇民化養成,進行民防編組與軍事教練(含打靶)。又1940年3月創設「勤行報國青年隊」,於臺北、臺中、臺南、高雄、花蓮等地設置訓練所,臺灣青年先在國民道場集訓1個月後,再挑選進入所謂「勤行報國青年隊」,有系統接受的6個月軍事教育,培訓軍夫幹部,進行軍事訓練、學科教育、精神訓話、體力勞動等。本件即「勤行報國青年隊」隊員理學科筆記本,擁有者是王塗,是「勤行報國青年隊」第24梯次,編在第3中隊第5小隊。其後1941年,成立皇民奉公會,並在全臺開辦了66處「軍事訓練場」,對到達役齡的臺灣青年施以短期軍事訓練。更在1941年年底,臺灣總督頒布〈臺灣青少年團設置要綱〉,將「臺灣聯合青年團」與「少年團」合併,改編為「臺灣青少年團」,將青年其「聚集在一元化的組織下,施予統制的訓練」。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