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大激戰嘉義占領

本畫作由小森作太郎於明治28年(1895)3月時發行,畫面呈現日軍與臺灣軍民於嘉義發生激戰之意象圖,共2張影幅。圖像背後以毛筆書有「宮下清太郎」之字樣。 乙未之役時,明治28年(1895)10月上旬,日軍一路進逼嘉義。當時駐守嘉義城內為劉永福的黑旗軍及新募士兵約3000人,其中600人為黑旗軍,此戰役民軍死傷超過200名。本圖繪有一特殊之處,乙未之役日軍武力鎮壓接收臺灣,明治28年(1895)10月與嘉義義勇軍對戰,但此幅戰爭浮世繪圖卻早在7個月前,明治28年(1895)3月就已繪製印刷並大量發行。意欲藉此種宣傳圖祝日軍戰事順利,以彰顯日本以武力接收臺灣頻頻傳出捷報的想像。因為是提早繪製發行,所以在圖繪中並未標示雙方將領的人名。 此系列浮世繪畫報製作年代在1893-1895年之間,詮釋當時日本如何記錄19世紀末的這場大戰,及對戰爭的宣傳情況。當時絕大多數的製作者並未親歷現場,所描繪的圖像內容多為虛構,並不一定符合事實,為對一般民眾的宣傳文宣,達到與中國相互間的政治宣傳與心理戰。浮世繪圖在日本早期絕大多數為木版畫(多彩),少數為石版畫(單彩),是日本江戶時代盛行的民間藝術,既是裝飾物,又傳遞故事和信息。此種繪圖的製作由畫師、雕師、拓師按順序分工合作完成,從繪畫、刻板到上色,有著非常嚴密的工序,和日本人的性格相同,非常細膩與專業。此系列浮世繪畫報極具歷史意義和收藏價值。 此畫圖為木版畫(多彩),是由三張印刷圖膠黏合成,當時稱為三連錦繪圖,此圖屬1895年乙未之役相關印刷類圖像文獻,已典藏入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後設資料及數位影像,圖像史料具特殊性與珍稀性。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