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激戰日軍大勝利之圖

楊齋延一所繪畫作,上村宏助於明治27年(1894)9月發行,畫面呈現日軍將領野津道貫中將、立見尚文少將帶領日軍擊敗臺灣軍民之意象圖,共1張影幅。楊齋延一(1872-1944),別稱楊齋,明治時期的浮世繪師之一。其作品活躍於1887年至1907年,並多以描繪日清戰爭、日俄戰爭等戰役為主題的浮世繪。 此圖繪左下方落款,「明治廿七年九月印刷發行」。明治27年為1894年,但其實1895年5月29日,接收臺灣的日軍部隊才從現今新北市貢寮區的澳底登陸,為乙未戰爭的開始。但此落款日期卻比實際日期早了8個多月,由此可見此幅浮世繪圖,在當時理應為宣傳海報,宣揚日本軍在臺灣以武力接收臺灣旗開大勝。野津道貫、力見尚文兩位陸軍將領指揮官,為當時日本戰功顯赫常勝軍,藉由宣傳文宣海報,鼓勵軍官士兵作戰士氣,對國內進行宣傳效果。 此系列浮世繪畫報製作年代在1893-1895年之間,詮釋當時日本如何記錄19世紀末的這場大戰,及對戰爭的宣傳情況。當時絕大多數的製作者並未親歷現場,所描繪的圖像內容多為虛構,並不一定符合事實,為對一般民眾的宣傳文宣,達到與中國相互間的政治宣傳與心理戰。浮世繪圖在日本早期絕大多數為木版畫(多彩),少數為石版畫(單彩),是日本江戶時代盛行的民間藝術,既是裝飾物,又傳遞故事和信息。此種繪圖的製作由畫師、雕師、拓師按順序分工合作完成,從繪畫、刻板到上色,有著非常嚴密的工序,和日本人的性格相同,非常細膩與專業。此系列浮世繪畫報極具歷史意義和收藏價值。 此圖屬1895年乙未之役相關印刷類圖像文獻,已典藏入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後設資料及數位影像,圖像史料具特殊性。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