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清戰鬪圖繪

此件為奧田中兵衛所臨寫、印刷兼發行,於明治28年(1895)4月發行。此圖的大標題下的小標題為「李鴻章來大日本帝國乞和談判圖」,但其時中國雖是戰敗國,卻被迫簽下史上最不平等的條約,圖繪中卻用「乞和」2字;再看圖畫裡的清國代表李鴻章臉部表情充滿不悅之貌,並沒謙卑低頭的狀態,哪來乞和之實。此圖繪反映出當時意欲達到政治宣傳的目的。 此系列浮世繪畫報製作年代在1893-1895年之間,詮釋當時日本如何記錄19世紀末的這場大戰,及對戰爭的宣傳情況。為對一般民眾的宣傳文宣,達到與中國相互間的政治宣傳與心理戰。浮世繪圖在日本早期絕大多數為木版畫(多彩),少數為石版畫(單彩),是日本江戶時代盛行的民間藝術,既是裝飾物,又傳遞故事和信息。此種繪圖的製作由畫師、雕師、拓師按順序分工合作完成,從繪畫、刻板到上色,有著非常嚴密的工序,和日本人的性格相同,非常細膩與專業。此系列浮世繪畫報極具歷史意義和收藏價值。 此畫圖為木版畫(多彩),圖面上窗戶玻璃處的紅漬,可能是板面紅色層印刷時不小心染上,右邊直條狀紅色邊框顏色深淺飽和度不一,木板複印時紅色色料上彩不均,為當時木板印刷品一大缺點。此件屬1895年乙未之役相關印刷類圖像文獻,圖像具史料特殊性。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