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光緒12年11月新竹縣節孝婦舉報資料抄本

此冊為光緒12年(1886)11月新竹縣士紳舉報節孝婦相關文書資料之抄本,反映清治時期臺灣傳統女性在地方社會運作的位置與角色。 此書為右開線裝紙質毛筆手抄本。封面完整無破損,似有蟲蛀痕跡。封面蓋印「琴書」、「生鄭(用)(選、鑑)」等共3印。內頁以楷書小字書寫,間有插入文字與塗改 此抄本為舉人陳濬芝、吳廷琪,歲貢生吳逢清、林鵬霄,廩生劉廷璧、陳叔寶、吳有容、鄭如磻,增生王炳乾、葉際會;附生高漢墀、張金聲、李如堂、謝寰泉、陳耀樞、楊學周、葉調羹、鄭鵬雲;左右鄰傅以揚、吳尚恭;族長分部主事鄭如蘭等共21人,聯合遵慣例舉報節孝婦。以上舉報者皆為當時地方頭人、鄉賢、士紳等具地方威望和公信力之人士。 具收藏家本人表示,此冊封面右下蓋印「生鄭(用)(選、鑑)」,此印為鄭用鑑印。鄭用鑑生於乾隆54年,卒於同治6年(1789-1867),新竹人,為道光乙酉科(1825)中試拔貢第一名,是開臺進士鄭用錫的族弟。目前在新竹鄭氏家廟內仍懸有一塊孔昭虔任臺澎兵備道兼督學政按察使司時所贈的「拔元」匾。 鄭用鑑為臺灣清代中葉之碩儒,在明志書院講學30年,積極推動北臺灣的文教。鄭氏教導學生,特別重視學生的品德涵養。其人一生的行事也是以德行為依歸,不論是自我修身、人情倫理或是治國安邦,都以道德為最高原則。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886/11/26~1886/12/24, 年代描述: 內文落款光緒12年11月。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