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件為臺灣民主國郵票第二版50錢1枚。第二版發行在1895年8月底到9月初之間,由於板模使用當地銀鑄造,品質低劣,待從廣東訂製的第三版郵票印模送達後,第二版印模便停止使用,因此發行數量極少,是五個版次中除試用版外最少的,甚至連發行者麥嘉林都未注意到此版本,因此許多舊文件所提及的「第二版」,指的其實是第三版。此張郵票票面為紅色,郵票上方印有「臺灣民主國」,左下寫有「士担帋」,右側則為「錢」,中間為老虎圖像,虎圖左側的直線則因印章材質低劣、略有損壞而顯得有些歪斜。「錢」字上方的「伍拾」顏料及字體不同於其他地方,據捐贈者李明亮推測,郵票面值是以另一個印章蓋上的。 2.臺灣民主國郵票又稱「獨虎票」,部分西方文獻指為「黑旗票」。據捐贈者李明亮指出,臺灣民主國郵票是1895年8月任職安平海關的英國人麥嘉林(C. A. McCallum)所創,交由安平海關經營,最初發行的動機是為了替黑旗軍劉永福籌備軍餉,先後發行了五種版次(包括試用版),每版發行一套三枚,面值30錢、50錢、100錢。試用版、第一版至第三版可能的發行時間約為1895年8月中旬至9月初期間,使用至同年10月19日,第四版則未被使用過。郵票印製方式是以手工逐一蓋印,最後再以另一版模印上面值。 (蔡宜璇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