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件為臺灣民主國第二版郵票郵票實寄封,較特別的是其貼郵票的地方為信封背面。右下角貼有臺灣民主國郵票3枚,由左至右面額分別為50錢、30錢和100錢郵票。上面蓋了兩個大圓郵戳,郵戳與信封連蓋;大圓郵戳有外圈及內圈,兩圈之間寫有「FORMOSAN REPUBLIC.TAIWAN.」,兩旁各有一朵花,每朵六瓣花片。內圓則寫有「18 AUG 95」日期資訊。 2. 獨虎票的實寄封之一大特色便是郵票所代表的郵資雜亂無章,郵資的多寡與寄送的距離沒有任何關係。臺灣民主國使用兩種郵戳:大圓郵戳及小圓郵戳,小圓郵戳裡的國名是「臺灣民主國」,郵局所在地地名為「臺南」;大圓郵戳裡的國名則為「福爾摩沙民主國」,郵局所在地地名是「臺灣」。而大圓郵戳多用於集郵,小圓郵戳才是真正供郵政使用,因此此封實寄封可能為集郵作。 3.臺灣民主國郵票又稱「獨虎票」,部分西方文獻指為「黑旗票」。據捐贈者李明亮指出,臺灣民主國郵票是1895年8月任職安平海關的英國人麥嘉林(C. A. McCallum)所創,交由安平海關經營,最初發行的動機是為了替黑旗軍劉永福籌備軍餉,先後發行了五種版次(包括試用版),每版發行一套三枚,面值30錢、50錢、100錢。試用版、第一版至第三版可能的發行時間約為1895年8月中旬至9月初期間,使用至同年10月19日,第四版則未被使用過。郵票印製方式是以手工逐一蓋印,最後再以另一版模印上面值。 (蔡宜璇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