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件為捐贈者父親柯全鏞醫師所藏臺語字典,書籍內頁印有「柯保安醫院」方形朱印藏書章。 2. 本書為臺灣教會公報社1955 (民國44) 年發行第6版的臺語字典,編輯者為甘為霖博士,印刷者為臺南市陳木銓。本書最早為甘為霖牧師(Dr. William Campbell MD, 1841-1921)於1913年編著出版,原英文書名是 A Dictionary of Amoy Vernacular Spoken Throughout the Prefectures of Chin-chiu, Chiang-chiu and Formosa。字典發行後頗受歡迎,為第一本用羅馬拼音方式為台語標音,民間多以「甘字典」稱之,亦為臺語研究者書架上必備的參考書。 3. 《廈門音新字典》約收錄15,000餘字,選自「康熙字典」、「十五音」外,也參照了西人所編漢字彙字典。字音取自漳州、泉州、臺灣通行的地方音,由於牧師當時的助手為來自臺南的林錦生及陳大鑼,因此較偏重臺南附近的腔口。字典亦大量參考漳州音「十五音」,其所列本字、訓用字都加以沿用。以單音字編成,按音而排。同白話字聖經一樣,用ch及ts來分別二種的口音。有音無本字,就用訓用字,如找不出適合字者音之後加—表示無字。每字原則上佔一行,有簡單注解及用法。一字如有數音,該字就見於數處。字典部份以外有附錄,例如普通地名及人名、聖經地名及人名、字姓、六十甲子、節季、字部,及新字補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