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寫真明信片

1. 本文物共有四張寫真明信片,皆有正反兩面,正面的部分,其中兩張以基隆為主題,分別是:基隆港市街全景、基隆港岸壁,攝影內容以港口和港口邊的市街為主;另外兩張以台南為主題,分別是:臺南州廳、臺南步兵第二聯隊正門圖,攝影主題則是以官方治理的成果為主。四張明信片皆為大正時期,柯羅版印刷。而反面的部分,其格式皆寫有郵政明信片和CARTE POSTALE POST CARD POSTKARTE CARTOLINA POSTALE OTKPBITOE HMCDMO等明信片的標記,還有貼郵票的方框,特別的是基隆港市街全景明信片背面有許多的文字書寫。 2. 明信片也就是現在的明信片,起源於1864年英國女皇伉儷印刷之繪圖聖誕卡,並以郵遞的方式政贈親友,因此掀起了私人卡片寄送的風潮;而第一張由國家之名所發行的官方明信片為1969年由奧地利郵政局所發明,並以其作為一種不具保密性的信件,由於其郵資較一般信件低廉,因此廣受一般名眾歡迎。日本於明治維新(1868年)以後,由於西方政策的推行,因此效仿西房的郵遞政策,也開始製作官方明信片稱為「葉書」,若在葉書上面放置「寫真作品」和繪畫等就稱為「明信片」。另外,在1900年之前明信片的印製和上面的寫真內容都受到官方霸權的影響,直到1900年之後才有私人明信片的出現。 3. 寫真一詞就是攝影、照片之意,寫真為台灣開港通商後,由攝影者引進,其大多為傳教士、旅行家、自然學者、領事或海關職員。日治時期日治時期的寫真帖出版者,多為總督府所屬機關,或為民間寫真館,其攝影者多以日人為主。攝影內容包含全島著名之山川、城市、廳廨、廟寺、人物、物產、工業、人文活動、風俗民情等。攝影目的有學術研究、活動宣傳、人物紀念、戰事紀錄、風景紀錄、建設成果等,而殖民政府把其印製在明信片上面廣為發行,多有頌揚功績、彰顯殖民成果的意涵。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