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總督府發行基隆港全景的彩色明信片

1.此文物為基隆港全景的彩色明信片,共計3張,且三張明信片可接成長形基隆港景致,可見基隆港道的城市景象,以及基隆港船隻進出貌,還能看到綿延的山巒。此明信片附有封套,其封套上方註明「基隆港全景」,左下角寫有「基隆市役所寄贈」,中央有基隆港景致圖,採橘色為底色。封套背面右下角寫有直式「台北 原住民屋本店納」。 2.日治前期的臺灣,人們有收集明信片的風氣,受到民間影響,臺灣總督府於明治38年(1905)開始發行紀念明信片,第一套的紀念明信片為「始政十年紀念明信片」,內容為台灣水牛、神社、能久親王等。而後發行的內容也多以台灣特色為題材,包括台灣總督、歷史事件、特色景點或是物產等,明信片風靡全台,銷售情形良好,所以往後每年度的始政紀念日或是特殊活動時,臺灣總督府都會發行紀念明信片。 3.從清領開始劉銘傳即有建議建設基隆港,但真正建設始於日治期間,在將台灣納入殖民地後,日本選擇區為最優,且具有天然良港的基隆港作為施行港口現代化的港灣,使基隆港逐漸從小漁村走向國際性的現代化港口。在港口的建設下,基隆也於明治40年(1907)施行市區改正計畫,規劃棋盤式的街道,並興建運河、火車站、郵局、學校、市場等公共設施。另外,基隆港在日治時期也有「台灣八景之一」之稱。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