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雕虎爺像

本件木雕虎爺像作黃虎,身上繪黑色斑紋,身軀右側數道細裂痕。虎爺作蹲坐姿勢,頭部在右轉向前方,雙眼浮凸直視前方,眼珠褪色,耳朵豎直,緊閉血盆大口,露出上排門牙及犬齒。前肢伸直向前斜立,後肢蹲坐於臺座上,金黃色皮毛上繪黑斑紋,身軀與四肢交接處作螺紋。尾巴由兩後肢之間自左腹部向上伸出,高翹於背上。臺座作岩座,平面雕鑿不規則狀,四周鑿凹,施綠、紅、黃相間漆面,底端施朱漆,佈有裂痕。 虎爺是民間供奉最普遍的動物神,一般多做為從祀神而供奉在神龕之下,稱為「下壇將軍」、「山軍尊神」。民間傳說虎爺為土地公的坐騎,一般王爺廟亦多有供奉虎爺,具有驅逐疾癘和鎮守廟宇功能。主祀保生大帝宮廟以虎爺為其護法部將,起源於大帝生前「治虎喉」之傳說。民間供奉虎爺多為祈求獲得虎的力量,以驅除邪魔,又可護衛孩童之成長。臺灣的虎爺像,一般多作原始虎獸造型,或四腳站立,或後腿蹲坐,其造形多顯露逗趣可愛模樣。(謝宗榮)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灣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