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昭和30年12月1日婦人之友社發行《婦人之友》第49卷第12號

本文件為婦人之友社發行之《婦人之友》第49卷第12號,內容為:羽仁吉一紀念、世界の教育より思う、ヨーロッパの作曲家たち/松平賴則、千島の思い出/宮地傳三郎、ビリー/石井桃子、就職シーズに思う/大河內一男、思い出の繪卷/村井多嘉、私たちの暮らしと日本の經濟/有澤廣巳、家計を切り拓いた話、一人一ヶ月どれだけ使うか、米百俵牛乳百石を目標に/大塚甫、火事に遭った経験/真島正市、この冬につくりたい洋服、ゲーテの詩/手塚富雄 、コンスタンタン司祭/山内義雄、子ども劇場/飯澤匡、主婦の健康相談室/日野原重明、ビタミンC/道垣長典、冬の花木/淺山英一、大根料理、クリスマス料理/石黑勝代、クリスマスの贈物/加藤みほ子、生活歌集/若山喜志子選、生活非句/星野立子選、婦人之友昭和三十年度索引、友の會のページ、おとずれ、編輯室日記、雜司ヶ谷短信、口繪。日本大正末期至昭和初期,由於關東大地震連帶使社會不景氣,出版社開始流行出版円本(類似專題書籍,常見命名為xx全集稱之)與文庫書(以A6為尺寸的書),除了一般書籍的編印外,為了及時反映社會訊息雜誌遂逐漸流行,譬如1932年日本圖謀建立滿州國時,日本國內就出現許多評論當時中國大陸的相關消息,1937年由於蘆溝橋事變,日本為了確保軍事物資,遂進行經濟統制,日本出版界便以情報宣傳機關管理國家力量開始介入,1938年甚至公告兒童雜誌字數限制、附錄廢止等政策,隨著戰事緊張,一些較無戰爭宣傳的雜誌被統合廢止,兒童或婦人雜誌也無法倖免,戰後,雜誌出版才得以逐一恢復。婦人之友社創立於1903年前身為『家庭の友』,創辦人為羽仁もと子與羽仁吉一,創刊目的基於基督教信仰如何向民眾傳達及經營理想家庭,而今(2015)仍持續發行。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日本東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