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昭和15年6月1日婦人之友社發行《婦人之友》第34卷第6號

1.本文件為昭和15年(1940)6月1日婦人之友社發行之《婦人之友》第34卷第6號,目錄中有幾個章節,分別是:「協力裁縫」「協力食力」の新提案、私の二十四十間、トイツ風のじやか芋料理,內容提及忠君愛國與選舉、日本與支那關係和未來、孩子的教育問題以及當時的經濟狀況,並穿插著各類食譜以及婦女用化妝品、理研グィタミン、牙膏、磨齒用藥、洗潔劑…等各式廣告。當時的價格為一冊50錢,如需購買須至婦人之友社的特約商店,或以劃撥方式訂購,半年分6冊需金3圓,一年分12冊需金5圓80錢。封底為資生堂的化妝品廣告,並標榜純國產,訴求透過日本進步的科學生產,化妝品可以達到強化皮膚潤澤、美白的功效。 2.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在臺灣的部分,為配合日本國內「精神總動員」展開皇民化運動,內容包含了繼續加強日語運動,並廢除報紙或刊物之「漢文欄」,因此當時使用日語是臺灣人徹底貫徹皇民化的條件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加上1941年珍珠港事件的爆發,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被引燃,廣告、報紙、雜誌內的文章大多是戰爭或政令宣傳的工具,推崇軍人文化或帝國主義,藉由強勢的殖民文化使得臺灣社會可以認同日本的聖戰思想。所以由文物中可看出,其都以日語書寫,且內容除各式家庭用品廣告、時裝、保養品、食品…等廣告外,也不乏以愛國情操和推廣戰爭重要性的文章,不但反映當時代的社會生活,也表現了戰爭時代的置入性行銷。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日本東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