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勸業共進會相關風景明信片及照片

1.本物件為臺灣勸業共進會蕃俗館風景明信片及兩張大典紀念京都博覽會臺灣喫茶店照片。左邊的風景明信片為位於第二會場蕃俗館,其為斜頂1層樓建築,大門突出三角頂前檐,並裝飾原住民意象圖紋。照片右下端由右而左橫書「臺灣勸業共進會第二會場蕃俗館」之紅色題名;左下端為「THE TAIWAN EXHIBITION, FORMOSA.」英文(按:福爾摩沙臺灣博覽會)。右上照片為大典紀念京都博覽會臺灣喫茶店建築,其由三棟三開間的建築組成,中間建築仿赤崁樓形式,大門立有1對日本國旗,對柱刻有對句;兩側為1層樓建築,燕尾脊。右下照片為臺灣喫茶店前合影,合影者有14人,7人坐於前排,其中5名女童是喫茶店服務生;7人站在後排。照片下端中央有由右而左橫書之「大正四年十月大典紀念京都博覽會臺灣喫茶店」字樣。 2.為向海外展示臺灣產業發達的狀況,以及向臺人介紹南中國、南洋及日本殖民地的物產,總督府特利用始政20年的機會,於1916年4月10日至5月9日在臺北舉辦臺灣勸業共進會。會場共分為兩處。第一會場設在主體甫完工的總督府建築,包括事務室和本館,其中本館1、2樓展示本島生產品,3樓展示日本本國及其他殖民地產物,4樓展示臺灣各官廳各種特產;第二會場設在總督府林業試驗場臺北苗圃(今臺北植物園),置支那及南洋、機械、蕃俗、園藝蔬菜、家畜等館。參觀費用為每人5錢,夜間入場費用3錢,學生、軍人及30人以上團體另有折扣。 3.為紀念1915年大正天皇即位大礼,日本特別舉辦大典紀念京都博覽會。會期自10月1日至11月19日,共80天。設有3個會場,第一、第二會場位於京都動物園和平安神宮旁邊,第三會場位於帝國博物館內。其中,臺灣館設在第一會場,設置臺灣喫茶店,並有販售大稻埕寶香齋特產。另第一會場參考館內亦有展示阿里山樟木。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15~191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使用地點/展覽地點: POINT (135.786116 35.012655)
  • 地名
    製造地: 日本京都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