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地方自治協會大甲郡部會總選舉投票海報

1.本物件為臺灣地方自治協會大甲郡部會總選舉投票海報。海報以黑色為底色,上半部由右而左橫書紅色「總選舉」字樣:中央直書白色「十一月二十二日」之投票日期,投票日期右側有「い」字,左側有「ざ」字(按:いざ有號召大家共襄盛舉之意);投票日期下方橫書紅色「投票」兩字;最下方有白色「地方自治協會」、「大甲郡部會」兩排字。 2.1920年9月,臺灣總督府施行地方制度改正,將地方行政區分為州廳、市郡、街庄三級制,州、市設有州會和市會,街、庄設有協議會,然州、市會議員與街、庄協議會員都是官派,不具民意代表功能。在臺人爭取下,日本當局終於在1935年同意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半數名額由人民投票產生,州會議員於次年由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間接選舉產生,任期均為4年。並規定年滿25歲、住滿6個月及年納稅金5圓以上男子,方有投票資格。1939年,臺灣又舉行第2次選舉;原定1943年舉行的第3次選舉,則因二次大戰戰事吃緊而無限期暫停,至1945年日本投降,未再舉行。1935年和1939年的兩次選舉,投票日期都在11月22日。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35~193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