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州砂糖卸商組合杵歌紋飾置物盒

1.本物件為臺北州砂糖卸商組合杵歌紋飾置物盒。木製材質,為木頭原色,盒蓋上有杵歌文飾浮雕,三位女子在進行杵歌活動,一位女子在椰子樹下休息。 2.日治時期,日月潭為重要的觀光勝地,因應觀光需求,便使用杵歌來招徠遊客,同時為了增加生動的程度,另外再加上歌唱的表演。「杵」長短粗細不一,長者可達到一個半人高,短者有一個人高,杵的形狀為兩頭粗、中間細,枝數在七或八支均可,大夥兒圍著一個埋在土裡只露出平坦面的石頭,輪流舉起長杵用力舂擊,產生「叮叮噹噹」的「杵音」。邵族人舂石音的時候,旁邊通常還會有兩三個人拿著短竹筒敲擊地面,發出低沉的伴奏聲,配合長杵衝擊在石頭上的聲響,為日治時期的臺灣八景之一。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27~194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座標系統
    WGS84
  • 向量空間資料
    內容指涉地點/內容地點: POINT (120.929138 23.8491714)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