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改姓名推進會編《改姓名讀本》

1.本物件是日治後期皇民化時期臺灣改姓名推進會發行的《改姓名讀本》。書本為平裝。封面、封底以白色為底色。封面最上方以紅字由右而左橫寫「論說手續全集」;再下方由右而左橫寫「改姓名讀本」書名;書名下方有夾註號,夾註號內由右而左橫寫「撰名手續不求人」,「撰」即「選」字;封面中央偏下處印1朵紅色大櫻花圖案,圖案內有「內台一如」字樣;櫻花圖案左側有直立的夾註號,夾註號內直寫「附改姓名人士鑑」;櫻花圖案下方由右而左橫寫「臺灣改姓名推進會」之發行機關名稱。封底中央繪製較小的紅色「內台一如」櫻花圖案,圖案下方為發行機關聯絡資訊,左下為本書的定價。內頁之首為目次。內容分為基本理論編、手續篇、姓名選擇編等3部分。基本理論編收錄臺北帝國大學總長安藤正次和前臺北第二中學校校長今井盛太郎所撰寫的兩篇有關改姓名運動理論之文章,以及編者訪問總督及其他政有關改姓名運動之意見。手續篇在指導有關改姓名的各項手續,主要包括事前之申請手續,以及姓名變更後包括金融保險、醫藥關係、礦業相關、不動產登記相關、各種會社登記相關等姓名變更手續。姓名選擇編收錄不得使用的新姓、新名類型,以及姓名錄拔萃等文章。主文後為改姓名人士鑑附錄,以州、市郡為單位,收錄臺人改姓名者之原名、新名及頭銜職稱。內文後為廣告頁;最末頁為版權頁,上載編輯、印刷、發行等相關資訊。 2.改姓名是指將臺人的漢式姓名改為日本式姓名,為日治後期皇民化運動的主要內容之一。1940年2月21日,臺灣總督府公布改姓名辦法,正式展開改姓名運動。改姓名者須以戶為單位提出申請,並為國語(日語)常用家庭,因此並非所有提出改姓名的家庭都能如願。至1943年年底,臺灣改姓名家庭有17,526戶,共126,211人,約佔全臺總戶數的1.7%,總人口之2%。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43/03/20~1943/03/20, 年代描述: 昭和18年3月20日發行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北市下奎府町2丁目26番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