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德正《母子的誓言》紙話劇

1.本物件為林德正《母子的誓言》紙芝居(按:連環圖紙話劇)。材質為紙類,有封套,共五張。封套上寫著林德正,母子の誓ひ,自作話劇,20枚,皇紀2603年8月31日(按:1943年8月31日)。第1張是畫有1對母子,及農具製造工場工場,背面為圖片故事,背面說明大東亞戰爭發生時,青年陳秋菌與母親的約定。第2張畫有工場的樣子,寫著該工場為瑞東農具工場。背面則說明該工場為陳瑞東父子經營,為了糧食生產而努力製造農具。第3張畫有一位老師和一位老婆婆。背面說明老師以國語(日文)跟老婆婆交談。第4張是老師在課堂教授國語的樣子。背面說明老婆婆認為不管時局多麼艱難,還是持續來上國語課。第5張為老婆婆和他的兒子在工場裡談話。背面說明他們堅持著食糧增產的信念。 2.大東亞戰爭是日本對第二次大戰在遠東和太平洋戰場的戰爭總稱,戰爭目的在建立以日本為中心的「大東亞共榮圈」。此用語是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爆發後確定,戰後被駐日盟軍總司令部視為「戰爭用語」,而禁止使用。 3.日本在1920年代,街頭賣糖果零食的商人以紙芝居演出作為招攬生意的方法,大受兒童歡迎,因此紙芝居團在日本快速興起,至1930年代為黃金時代,這股風氣也影響至臺灣。日本教育學者一方面擔憂紙芝居的譁眾取向會對兒童有壞的影響,一方面又看好其啟迪民眾的效用,因而推動紙芝居教材之製作及應用於教學。紙芝居最初運用於幼稚園及低年級教學,內容以童話故事為主。1941年,皇民奉公會附屬團體臺灣紙芝居協會成立,各地亦紛紛設立紙芝居研究會,紙芝居成為皇民化時期宣傳國策的利器,舉凡戰爭動員、鼓勵增產、儲蓄報國等,均一一成為紙芝居演出的主題。

基本資訊

  • 日期
    準確日期: 1943/08/31~1943/08/3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