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咸豐年北路蔴薯舊屯外委藩榮春鈐記木刻印章

本件為印章上刻有北路蔴薯舊屯外委潘榮春鈐記。然目前有留存的古契約書有北路蔴薯舊屯外委潘榮春鈐記,根據地點、形式應為同一業戶,然咸豐時期稱藩、光緒卻稱潘,其中轉折為何?不管如何潘榮春該業戶可在淡新檔案及岸裡大社文書中找到相關契約書信,可推知該業戶對該地的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康熙50年代(西元1710年代),岸裡社人逐漸越過大甲溪在南方建立岸裡新社,並將原來的居住地稱為"舊社"或"麻薯園的舊社" (有時也簡稱"麻薯舊社") 。大甲溪南的移居新地則是以後所稱的" 岸裡大社 "(今台中縣神岡鄉岸裡、大社等村),因此北路蔴薯舊屯應指岸裡社人原先的居住地,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