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唐三藏尪仔仙

1.本物件為唐三藏尪仔仙。扁平,單面浮雕圖案。正面圖案為騎在馬背上、一手握法杖和一手拉韁繩的唐三藏,其穿著袈裟。表面顏色為手繪,可見不規則筆觸,唐三藏皮膚部位和馬匹身體未著色,唐三藏衣著、馬匹鬃毛、尾巴、馬蹄和裝飾品等部位有著色。其背面有三藏之陰刻字樣。尪仔仙有小吊環。唐三藏為西遊記之角色。 2.西遊記為明代吳承恩所作。內容為敘述孫悟空自大鬧天宮後,和豬八戒、沙悟淨保護唐三藏去西天取經,路上降妖伏魔,終成正果。 3.尪仔仙尺寸大致可分成小、中、大型,小型約長2-5公分,中型約長8-15公分,顏色以單色為主。有些大型的則可長達30公分左右,以菩薩、神仙和民間傳說故事人物等造型為主,塗上金銀紅黃彩漆等亮色。1960、70年代的尪仔仙多以民間傳說故事、歌仔戲、布袋戲人物為造型。1980年代改以卡通、電玩、漫畫人物造型為主。常見玩法之一為兩人(或多人)各持一只尪仔仙,輪流用手指彈射,看誰的尪仔仙先疊在對方上面,便可贏得對方用來對戰或是約定的尪仔仙。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