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科學小飛俠尪仔仙

跟科學小飛俠尪仔仙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科學小飛俠尪仔仙有關的相片,第1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科學小飛俠尪仔仙

1.本物件為卡通科學小飛俠的角色尪仔仙。硬質塑膠材質,扁平,單一桃紅色,雙面浮雕圖案。正面圖案為膝蓋彎曲的男性人型,戴有頭盔,身披鳥翅膀外型的披風,左手彎曲舉起,右手握著武器,依其握法來看,該武器應為槍型,雙腳彎曲。依身型和武器樣式判斷,角色似為大明。 2.《科學小飛俠》,日文名稱《科学忍者隊ガッチャマン》,原作者為吉田龍夫,卡通動畫由龍之子《タツノコプロ》製作,於1971年由朝日電視臺開始播放。故事描述為了對抗惡勢力,南部博士找到五位男女,使用科學及忍術訓練成為科學忍者隊,臺灣於1977年由中視播放,五位隊員名稱分別翻譯為一號鐵雄、二號大明、三號珍珍、四號阿丁、五號阿龍。 3.尪仔仙尺寸大致可分成小、中、大型,小型約長2-5公分,中型約長8-15公分,顏色以單色為主。有些大型的則可長達30公分左右,以菩薩、神仙和民間傳說故事人物等造型為主,塗上金銀紅黃彩漆等亮色。1960、70年代的尪仔仙多以民間傳說故事、歌仔戲、布袋戲人物為造型。1980年代改以卡通、電玩、漫畫人物造型為主。常見玩法之一為兩人(或多人)各持一只尪仔仙,輪流用手指彈射,看誰的尪仔仙先疊在對方上面,便可贏得對方用來對戰或是約定的尪仔仙。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