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黑米珠球髮簪

1. 黑米珠球髮簪,整體大小約9公分,頂端簪首裝飾呈一小球體,以白線緝多顆顏色大小相近的珠子製作而成,珠子小如米粒,顏色為黑色,在光源照射下則散發出五彩光澤。珠球下方連接金色簪體,呈細長針形,微彎,上有多道刮痕,近簪首的部分捲曲成2股螺旋狀作裝飾變化。髮簪的尾端削尖,以利綰髮時插上頭髮固定髮髻。 2. 髮簪是綰髮會是用的細長形針狀物品,即是古代的笄,臺灣早期俗稱「簪仔」、「針仔頭釵」。髮簪的材質多元,常見金、銀、銅、錫金屬,以及竹、木等材質製作,有的加飾翠羽、珠寶。簪原為男女通用的髮飾,直到清代男子薙髮留辮,以及清末、日治時期男子普遍剪成短髮後,髮簪才成為婦女專用的飾品。日治時期臺灣流行的髮簪有匙仔針、金結、玉結、佛手簪、關刀針、金珠針、鸚鵡針、杖針、鉤耳簪、蘭盆頭托等等,造型設計多樣,裝飾紋樣也很多,以吉祥文字、花卉、祥禽瑞獸最多。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