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南慎德堂《大悲懺儀合節》

 《大悲懺儀合節》為《大悲懺法》(全名為《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懺法》),懺儀合節為懺主主持懺儀時所用,記錄相關儀軌和儀式動作。此份《大悲懺儀合節》為經摺裝,前後加上木板書皮用以保護全書,題籤些微破損,卷末有拖尾畫「護經天神」;內頁邊欄為雙欄,內容有《大悲懺法》及儀軌說明,主要是懺主主持懺儀時所用,經文夾雜相關儀軌和儀式動作;經文黑字為主,未標註譯本為何,共約120頁。經書末註有「咸豐甲寅年季夏穀旦 莆邑象峰東林比丘通材重刊 鼓山比丘淨空敬」,以及「板藏鼓山湧泉禪寺」等字,指出此經文的版藏於福建鼓山湧泉寺,而此部懺儀合節刊印的經文是於咸豐4年(1854年)農曆6月重刊流通。  原擁有者為臺南慎德(齋)堂,清康熙年間由金幢派蔡文舉傳人來臺建立,記載為臺灣第一間齋教之齋堂,現今的臺南慎德堂已由出家人完全負責,主供釋迦牟尼佛。此本《大悲懺儀合節》的刊印年代較難從內容上判斷,流通至臺南慎德堂的時間還需要更進一步討論。此份經典可作為討論臺南慎德堂歷史變遷的相關文物,若能確定刊印的年代,也能作為日治時期至戰後,臺灣佛教經典流通、刊印的史料。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