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總督府健康增進健民運動海報

根據研究者許佩賢研究,1930年代後期,日本進入戰時體制,面臨國內壯丁體位低下的問題,政府開始思考如何提升壯丁體力,使其成為符合戰爭所需的人力資源。1936年陸軍即針對此問題提出設置衛生省的提案,後來於1938年定案新設厚生省,開始推行、強化各種增進健康的活動及政策。1939年開始實施體力章制度,1940年通過國民體力法。這一連串的政策,主要的著眼點是提升戰爭所需的兵力及增產所需的勞動力的素質。同一個時期,這些政策也都在總動員體制下在殖民地台灣施行。許佩賢從體力的要求、健民運動的推進及學校衛生的配合三方面,考察殖民地台灣在戰時體制下如何被捲入帝國人力資源的要求。而健民運動是臺灣總督府與日本本國同時實施,開始於昭和17年5月1日至8日期間,目的在於強健國民體魄,作為戰爭動員人力的基本需求。本海報就是使用雙關,一則是一個掛著日本頭巾的黝黑青年,有力地吊著剛出生的健康嬰兒。亦即青年及嬰兒的健康相當重要。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42~1942, 年代描述: 從健民運動推廣年開啟推算。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臺北市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