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傳新豐庄徐慶瀾舉人宅清代新娘服

此文物傳為新豐庄徐慶瀾舉人宅清代新娘服,整件為緞布紅色,從手臂到下擺皆有用金黃色的細線繡製一些花紋,主要圖案為龍的圖樣,內裡的布料為藍色。出嫁當日,新娘梳頭插簪、戴上鳳冠,於禮服內穿著白色衫、裙(褲)以表示貞節。此套貼身衣裙通常會延請有福氣(福壽雙全)的婦人製作,在結婚當日穿過後即收藏起來,等到老年以後再穿於壽衣底層,取其(貞節)有始有終之意。 新婦外穿紅色「蟒衣」,指繡有蟒紋的外衣,蟒紋形似龍紋。下身則穿著「馬面裙」,它不僅是禮裙,也是中上階層閩粵籍女性常穿的裙子形式。接著,可披上霞披。「霞披」一詞從唐代就出現。宋代,成為后妃、命婦的禮服配件之一。到明清兩代,其形制有所改變,也不盡相同。清代「霞披」的寬度變大,於前胸、背後各綴有一片識別官階的補子,其上繡有各式禽鳥紋,下端以流蘇裝飾之。最外層再披上加飾兩條劍帶的「雲肩」。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