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件觀世音菩薩像採坐姿造形,以泥塑技法為基礎製作後,在表面裱以紗布並施黃色漆而成,粧佛脫落斑駁,露出泥土本色,底部現出泥團。菩薩採自在坐姿態,神情莊嚴,頭披風帽,身穿軟袍披肩,裝束樸素。跣足,但臺座已失,故底部呈現L形,無法豎立,必須另加支撐點。觀世音菩薩左腿自然垂地;右腿向內彎曲,平放於椅面上,右腳掌自然垂下。兩手手肘微彎,雙手手掌缺失,未知是否有持物。 2.觀世音菩薩簡稱觀音菩薩,菩薩即「菩提薩埵」之簡稱,亦即「覺悟之有情眾生」。觀世音菩薩為漢傳佛教之四大菩薩之一,尊稱大悲觀世音菩薩,臺灣民間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媽,為民間普遍供奉的佛教菩薩。閩臺地區觀世音菩薩信仰興盛,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之說,觀世音菩薩也成為普遍的家神之主。傳世觀音像除準提、千手觀音之外,一般有立姿、半跏趺坐、跏趺坐等三種主要姿態,立姿多為家宅供奉,半跏趺坐多為同祀之菩薩,而做為佛寺主尊者則多作結跏趺坐姿態。(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