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雕觀世音菩薩像

1.本件觀世音菩薩像採坐姿造形,以木雕方式製作,袍服安金保存良好,臉部顏色褪去。菩薩結跏趺坐於臺座上,座上面鋪上一座具,座具邊緣有漆線捲草花紋與安金和紅漆,中間盤飾有蓮花瓣,象徵菩薩清淨無染如蓮。臺座蛀蝕嚴重,後半部有挖掉新補木塊,並加鐵釘固定,臺座彩繪有綠、黑、黃等色。觀世音菩薩臉孔娟秀,頭披風帽,身穿長袍披肩,長袍衣襬與袖口有漆線裝飾,漆線呈蓮花圖紋,胸前掛有瓔珞。菩薩作雙盤的結跏趺坐姿態,雙足隱於袍服之內。雙手手掌上下相疊,左手在上,合捧一寶珠。 2.觀世音菩薩簡稱觀音菩薩,菩薩即「菩提薩埵」之簡稱,亦即「覺悟之有情眾生」。觀世音菩薩為漢傳佛教之四大菩薩之一,尊稱大悲觀世音菩薩,臺灣民間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媽,為民間普遍供奉的佛教菩薩。閩臺地區觀世音菩薩信仰興盛,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之說,觀世音菩薩也成為普遍的家神之主。傳世觀音像除準提、千手觀音之外,一般有立姿、半跏趺坐、跏趺坐等三種主要姿態,立姿多為家宅供奉,半跏趺坐多為同祀之菩薩,而做為佛寺主尊者則多作結跏趺坐姿態。(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