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雕釋迦牟尼佛像

1.本件木雕釋迦牟尼佛像,作結跏趺坐姿態,頭部平塗黑漆,表面採安金不見紅粧佛技法表現,僧袍衣領則平塗紅漆,背面下半部向內挖鑿,背面上半部開有橢圓形入神洞,封榫尚存。身披雙領垂肩式的僧袍,雙手手臂受出水式衣紋覆蓋。雙足盤腿,而右腳在上又稱為「吉祥坐」,雙掌相疊成禪定印置於腹前。 2.釋迦牟尼佛又稱為釋尊、世尊、如來、佛陀、佛祖等,為佛教的創始者,俗名悉達多•喬達摩,釋迦為其所屬的氏族,釋迦牟尼佛漢譯為「釋迦族的聖者」之意。佛典講述佛的形象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以各種譬喻來描述佛的美好形象,而在《佛說造像量度經解》則具體講述佛、菩薩的造形尺寸比例、特徵,為佛教塑造佛像的依據。釋迦牟尼佛像有誕生像、說法像、涅槃像之分,臺灣常見的說法像又可透過雙手印契或持物作辨別,常見有雙手掌相疊的禪定印、一手掌向下觸地的降魔印、豎三指而以母拇指和食指相拈的說法印,持物則以捧珠意喻智慧圓滿。(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