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雕準提觀世音菩薩像

1.本件木雕準提觀世音菩薩像,坐結跏趺坐姿態,坐於仰蓮式蓮座上,表面施作塗裝粧佛技法,漆面嚴重剝落,背面開有長方形入神洞,封榫佚失,內容物件已取出。頭戴冠,雙眼垂視,鼻子的鼻眉肌與皺眉肌相連,山根塌、鼻樑短,身著襦,肩披雲肩,上手臂披著飄帶纏環垂至雙腳,右飄帶缺失。雙足盤腿,本件原有十八手臂,上二手結準提印置於胸臆前、下二手相疊成禪定印,左右上手臂各有七個洞可插入手臂,然而手臂缺失。 2.準提觀世音菩薩又稱為七俱胝佛母、準提王、準提菩薩、準提觀世音菩薩,密號為最勝金剛,漢傳佛教的信徒認為準提觀世音菩薩靈驗、具感應力,因而準提咒成為佛門日課之一,佛寺也多有供奉。準提觀世音菩薩的造像,依據《佛說七俱胝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經》對於形象、手勢持物有完整的描述,形象為頭戴五佛冠、手結準提印或說法印置於胸前、共計十八手臂,然而臺灣因為信仰傳承、匠派風格等原因所致,準提觀世音菩薩常與千手觀世音菩薩造像表現相錯置,常見為頭戴五佛冠、雙手合掌置於胸臆前、上手臂高舉日月摩尼寶,然而準提印仍是最主要的判別依據。(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