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雕雷公像

1.本件木雕雷公像,作立姿姿態,站於臺座上,表面施作塗裝粧佛技法,表面薰黑,局部漆面剝落,背面開有長方形入神洞,封榫尚存。雷公頭部作鳥頭,頭部微側轉向左方。上半身著開襟罩衫,罩衫在胸前綁結,下半身著長褲,褲外圍短裙,腰綁腰帶。背後有鳥翅。立像挺身,手部作人手,左手握鑿子向左抬起,右手握稜錘高舉。雙腿屈膝,左腿往左前方跨出,右腿後伸,作行步姿態。臺座作有腳矮方臺。 2.雷公為神話中職司打雷的神祇,其信仰起源於古代自然崇拜,最早的形狀為動物,在《山海經》中即有「雷獸」的說法,到了明清時期,雷神的形象才逐漸統一,成為今日所見的鳥嘴雷公形象。《集說詮真》載,雷神狀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兩翅,額具三目,臉如赤猴,下額長而銳,足如鷹爪,左手執楔,右手持槌,作欲擊狀,名為「雷公江天君」,而在《封神演義》中則成為「雷震子」,並配以電母。(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