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雕吳公真仙像

1.本件木雕吳公真仙像,採坐姿姿態,作道士修行扮相,表面施作塗裝、安金不見紅漆線盤飾粧佛技法,局部粧佛剝落。面部為壯年男子相貌,臉形橢圓,顏面在鼻翼兩側、下顎、兩腮有植鬚。頭戴芙蓉冠,冠上有洞,為插卬處。身著右衽長袍,外罩對襟罡衣、蔽膝,罡衣、蔽膝以漆線盤飾紋樣,衣襟處盤飾捲草紋、八卦之卦象,罡衣正面、蔽膝盤飾鶴紋、雲紋,背面盤飾玉樓霄臺。身軀前傾,雙手握拳分置於雙腿上,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寓意陰陽太極,雙腿盤坐,足部隱於袍服之內。臺座呈方形,漆面剝落,佈滿蛀洞。 2.吳公真仙,即保生大帝吳夲。吳夲為北宋道士,在閩南同安山區修行,精通醫理,58歲時登山採藥時,失足墜崖而亡,民眾私祀為靈醫真人,奉為醫神,是成為臺灣、東南亞同安籍人士信奉的鄉土保護神,又稱為吳真人、大道公、吳真君、花轎公、忠顯侯、英惠侯、大道真人、真人仙師、 吳公真仙等,高雄內門紫雲寺供奉主神即為吳公真仙。 3.臺灣地區的保生大帝像少見做此造型,推測為中國地區神像。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中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