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雕水仙尊王像

1.本件木雕水仙尊王像採坐姿,端坐於圈背椅上,表面粧佛已除去,鬍鬚脫落,座椅扶手斷裂,椅背後開有方形入神洞,封榫尚存。尊王作中年男子相貌,五官娟秀,嘴部上方兩側、下方有植鬚孔。頭戴通天冠,身著圓領袍服,腹束腰帶,胸前有看帶。左手扶於左膝之上,右手小臂前舉,手掌作握物狀,手中握物蛀蝕無法辨識。雙足著朝鞋,平踩於座前方形踏几上,臺座作矮圓臺。 2.水仙尊王簡稱水仙王,為傳統海神信仰之泛稱,主要以夏代治水著稱的大禹為主,大禹亦被奉為水官大帝。其次有戰國時期吳國上將軍伍子胥,因力勸吳王夫差必須滅越國,後為越王句踐使離間而被夫差所殺,棄其屍體於江。三為戰國時期楚國上大夫屈原,因不得信於楚懷王,投汨羅江身亡,被後世譽為愛國詩人。四為戰國末年楚漢相爭時之楚霸王項羽,因兵敗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於烏江畔。其次有唐代詩人王勃、李白,皆死於水。上述諸位歷史人物因皆與水有關,故被奉為水仙王,臺灣清代來往兩岸貿易之郊商亦奉祀水仙王為海上守護神,多以大禹為主,副祀伍子胥、屈原等人,成為一組三尊或五尊,其廟多稱水仙宮。(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