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保釣爭主權」黃色頭巾

此為保釣運動時綁在頭上之黃色頭巾,頭巾上有文字「保釣爭主權」與數字「57」,整付頭巾因時間久遠,不僅有皺痕,還有髒汙與現頭被拉扯出現象。 釣魚台主權爭議肇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占領日本原屬台灣的釣魚台群島與琉球群島,而在1972年,美國將戰後託管的琉球群島(沖繩)歸還給當時的日本政府,也把釣魚台群島的行政權交結日本政府,引起中華民國強烈反彈,並引發風起雲湧的「保釣運動」。 1970年底,留美台灣及港澳學生進行串連,在各地發起保衛釣魚台的示威活動,這可謂白色恐怖後台灣學生第一次自發性的示威,保釣的風潮很快便吹到各大專院校,連較保守的師大都有血書簽名的活動。保釣運動的經驗不但促成學生之間的串連,更進一步激發學生追求言論自由與校園民主的運動。

基本資訊

  •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7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