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土庫青年團新興分隊農業生產擴充四等賞獎狀

本件文物為1944年(昭和19年)土庫青年團新興分隊於農業生產擴充上有很優異的表現,獲頒四等賞的獎狀。 1930 年,總督石塚英藏所頒布〈台灣青年團訓令〉:以「專門修練青年身心,以育成忠良國民之資質」為主旨,代表總督府對於青年政策的指導方向。但到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使得台灣成為輔助日本帝國支配南洋各地的控制中樞,地位更形重要,這也導致總督府必須改變其戰爭動員政策,除了以往著重的精神層面及後方協力之外,更加強了人力、物資的實質動員。青年團成為總督府加強戰時動員下的產物,附屬於皇民奉公會,全島14 歲以上到25 歲以下,無論在學與否,皆在當局強行動員下被吸納為團員。 在青年團之內部活動及其對外活動方面,大致可分為教育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產業活動以及體育娛樂活動四大類。 一、教育活動:當中補習教育:指導公學校畢業生關於普通及實業的學科;對外的推廣活動,女子青年團經營「幼兒國語講習所」集合各部落將要進入公學校的幼兒,從事簡易的歌唱、遊戲和日語教學。 二、社會服務:青年團平時所從事的社會服務,有納稅宣傳、整頓交通、夜間警備、消防訓練以及防疫作業等等。另外由於戰爭爆發之後,總督府對勞力的需求也日益升高,因此展開「勤勞奉仕運動」及「植林報國運動」,前者以動員青年團員從事各項勞動為主;後者則是動員團員前往各作業地區造林工作,也進行災難的救助。 三、產業活動,主要乃指農業而言。青年團在教育管道不暢通的廣大農村中,代替了正規學校發揮教育青年的功能,使他們習得豐富的農業知識,進而促進了農業的發展。這類活動除了前節所提及的補習教育之外,尚有個人的試作地經營;產業講習會和產業品評會;官方的宣導運動,企圖利用青年團的人力資源及平時積累的農業能力,來達到糧食增產的目標。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地名
    製造地: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